2014年6月25日 星期三

什麼是Ebola 伊波拉病毒

今天在朋友的臉書上看到大紀元的新聞“西非伊波拉疫情延燒”就點了進去看看,

之前我對這個病毒一無所知,對新聞內容描述的高致死率感到很吃驚,便繼續在網路上google它的資料,找到了一篇CNN在今年四月發表的新聞,“What is Ebola and why does it kill?" 以下是我截取的翻譯,原文請點上列連結。


-------------------------

為何伊波拉病毒造成如此的恐懼?

MSF(無國界醫生)形容伊波拉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疾病之一“,它很容易感染,且在感染後有高達90%以上的致死率,因此在疫區造成恐慌。

目前尚未有有效的疫苗。




什麼是伊波拉?

伊波拉病毒會引起病毒性出血熱(viral hemorrhagic fever),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出血熱是指一組病毒在體內影響多個器官系統,並常伴有出血的症狀。

此病毒以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伊波拉河命名(該國舊稱Zaire),此地接近1976年首次爆發的部落,同年在蘇丹也有爆發案例。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伊波拉有五種不同菌株的病毒,其中三種與大暴發非洲出血熱有關。


感染伊波拉病毒的症狀是什麼?

伊波拉病毒的早期症狀包括突然發燒無力、肌肉疼痛、頭痛和喉嚨痛。這些症狀可能在感染後2〜21天出現。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這些並不是很特定的早期症狀可能被誤認為其他疾病,如瘧疾、傷寒、腦膜炎,甚至瘟疫。

無國界醫生表示,有些病人還可出現紅疹、眼睛發紅、打嗝、胸痛與呼吸和吞嚥困難。 
早期症狀發展為嘔吐、腹瀉、腎臟和肝功能受損,有時內部和外部出血。 


如何治療伊波拉?

目前尚無針對伊波拉病毒的具體治療方法。無國界醫生表示,病人將會被隔離,然後由醫護人員照顧。 “這包括幫病人保濕,保持其氧狀態和血壓”。

照顧者建議戴不透水的手術衣和手套,並防護面部,如戴上護目鏡或外科口罩,以防止飛濺到鼻子,嘴巴和眼睛。 


伊波拉病毒如何傳播?

世界衛生組織說,據信,果蝠可能是伊波拉病毒在非洲的自然宿主,通過對病毒傳播給其他動物。 人類透過接觸受感染動物的體液而感染伊波拉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在非洲有過記載,人類在接觸過死亡或生病的黑猩猩、大猩猩、水果蝙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豬後發病。 

伊波拉隨後在人與人之間傳播,透過含有病毒的體液接觸傳播。該病毒可通過接觸受污染與受感染的分泌物的物體而傳播。

直接接觸伊波拉受害者的屍體也可導致感染,並且在臨床痊癒後最多七周內,病毒仍可以通過感染者的精液進行傳輸。 

無國界醫生表示,雖然一般認為該病毒能夠在被感染的生物體外的液體內存活一段日子,但它是脆弱的,氯氣消毒、高溫、陽光直射、肥皂和清潔劑可以殺死它。 

無國界醫生的流行病學者Kamiliny Kalahne說,疫情蔓延的情況通常發生在該地區的醫院有感染控制不佳和資源取得很有限,如自來水資源。

------------------------


 如果想知道更多,可以到維基百科看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